目录
心路
像风一样不可阻挡孙志保;1
创作
闲话朋友罗晓军;6-9
思念杨文婷;10
邻里风波徐业君;11
诗歌·王位·太阳赵嘉程;12
十二月的阳光(外三首)高发奎;13
诺言(外三首)郭怀宽;14
云密城恋歌(诗二首)李进;15
评论
论《诗经·君子偕老》中的讽刺艺术秦永芝;16-17
论《庄子·人间世》的“返真”周鹏;18-19
从巧女叙事论《婴宁》的叙事结构宋芝佳;20-21
风景与权力:读柔石《为奴隶的母亲》赵孟月;22-23
论《雷雨》中隐形人物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张子佩;24-25
《白鹿原》家族叙事中的文化悖论张纪鸽;26-29
《花凋》《倾城之恋》与女性成长尹璐;30-32
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探究林恒;33-35
金陵故,梦中梦——评白先勇《游园惊梦》中“梦”的内涵黄方袁;36-37
历史深处的召唤——读徐则臣《露天电影》田雨;38-39
白幕布下的时代印记——读《露天电影》刘娇;40-42
诗歌精神、诗体重建与诗歌传播——论余秀华的网络诗歌创作肖男;43-45
现代戏中的母亲形象分析——以《山村母亲》《土炕上的女人》《挑山女人》为例姚瑶;46-48
论《华伦夫人的职业》中现实主义者形象汤慧玲;49-51
论德富芦花的自我意识与明治维新观——以《黑潮》为中心陈秀敏;52-53
规训权力下主体的困顿与反叛——析《达洛卫夫人》中赛普蒂默斯的疯癫形象赵艺婷;54-55
《乞丐新娘》中露丝的身份困境与抗争沙宁;56-57
《长日将尽》的空间构建与人物隐喻于婷;58-59
从《驴皮记》看欲与能的研究龚林;60-61
浅析《人鼠之间》中土地梦的幻灭金哲;62-63
《蝇王》成长主题下的悲观意识书写褚金莉子;64-65
理想主义者的荒野救赎——论《荒野生存》的生态主义思想张美丽;曲艺;66-67
多重叙事视角下的《巴黎圣母院》——以克洛德的人物塑造为例康颖;68-69
文学伦理学批评下的奥瑟罗伦理困境胡可儿;70-71
原生家庭阴影下的精神创伤——解读《可爱的骨头》中的哈维王思懿;72-74
从《个人的体验》分析大江文学中的存在主义黄馨靓;75-77
波兹曼《娱乐至死》中的后现代文化逻辑演绎张雯雯;78-80
研究
试验、革命与回归现实——简述贾科莫·巴拉绘画艺术的演变冯杰;82-84
中西爱情悲剧意识比较——以《孔雀东南飞》和《阴谋与爱情》为例魏心怡;85-87
汉赋服饰描写研究综述冯竹萱;88-90
浅析郑板桥的处世思想对艺术观之“怪”的影响朱丹丹;91-93
严羽《沧浪诗话》审美思想论杨安琦;宋娟;94-95
古典诗歌与音乐叶丽霞;蒋郁葱;96-97
浅析辛稼轩词中的“剑”意象朱袁婷;98-99
论《女神》的艺术特征魏万顺;100-101
《乡愁四韵》和《错误》言语表现风格对比分析穆宇霖;102-103
以诗为媒,洞悉世事,参透孤寂——丘文桥诗作的审美体验黄秋;104-105
民间文学传承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卓玛草;106-107
“庖丁解牛”中的庄子美学思想探微薄雯;108-110
桐城文学世家的现代转型伍红霞;111-113
当代陕西外国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——以代表性学者为例刘一静;惠欣;王思雨;114-116
浅论卓牧闲“警务小说”系列的创作特色李德鑫;王龙飞;王新宇;117-119
试论在华俄侨作家的东北书写肖霁同;120-122
游荡在哈维尔·马里亚斯奇幻世界的幽灵和幽灵影像李欣;123-125
以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解读欧·亨利作品《带家具出租的房间》陈锐睿;126-128
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女性主题研究高雨菲;129-131
艾丽丝·默多克《黑王子》的道德研究张弛;132-133
《理想国》溯源何芙蓉;134-135
简·奥斯汀小说中的音乐表现对女性意识形成的研究陈思;136-137
从《名优之死》和《刺青》谈田汉对谷崎文学的受容赵一蔚;138-139
论韩国文学概念及其文化审美特征夏艳;140-141
翻译
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《论语》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——以理雅各、辜鸿铭和金安平的英译本为例陈文;142-144
论太宰治翻案小说对《聊斋志异》的接受彭杰;145-147
《夜雨寄北》英译“偏离”的认知解读孙静;148-149
《西游记》在英国的文化传播杨娟;150-151
目的论视角下《红楼梦》英译本翻译策略分析——以霍克斯译本第一回为例王立君;152-153
中西方思维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——基于《边城》汉英文本对比分析宋冬怡;154-155
文化差异视角下文学作品的中英翻译处理方式研究党星;156-157
中英文学翻译对不同文化的意象处理方法研究彭纯芳;158-159
杂谈
素衣不忍弃,为有洛阳尘——宋辽金时期洛阳城市地位衰落的历史原因韩皓然;160-161
卢象升对明末郧阳的治理吴基庆;162-163
说斗级曹轩;164-165
后现代主义思潮研究赵梦秋;166-167
休谟信念本性微探——以“休谟的问题”为出发点的信念观浅析邢聪慧;168-170
“比”字字义演变的历时研究杨晶;171-173
《文心雕龙》文体论的“某者,某也”句式浅析段培越;174-179
浅析清代弹词刘欢;180-181
《眉语》中的图像对都市新女性形象的建构唐先菊;182-183
《山海经》绘图流变及其当代表达王华丽;184-186
新型文学制图法——《老人与海》中海洋地理空间之构建张静仪;187-189
基于文化维度理论解读《女勇士》的中美文化差异刘钰;190-192
陈烈汉先生作品
陈烈汉;194